關於。靜心苑
松山療養所宿舍

資料來源: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(2021)。歷史建築松山療養所宿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

松山療養所宿舍(昆陽街 185 號)建築平面格局略成倒ㄣ型獨棟木造宿舍,為臺灣常見的典型日式和洋折衷官舍形式,其坪數約 32.47 坪。整體建築構造外牆為下半部南京下見板張,入口處用德國下見板張搭配鋼絲水泥構造,上半部為木槢壁;內牆為小舞壁;基礎為 1B 磚砌粉刷床束,上為大引、根太組成架高木地板;屋頂採用黑燻瓦;再利用必要設施為 RC 構造面鋪雨淋板,屋頂構造採用和小屋祖施作。

經調查研究推測松山療養所宿舍應興建於 1925~1927 年間,如以時間進行對照,其應屬臺灣日治時期高等官官舍標準頒布前的日治晚期(1922-1945 年)間所規劃之官舍,依目前建築登記資料顯示,建築面積約有 55 坪,但因其中包含部分增建空間,因此依照修復設計圖說計算建築始建面積應約 32.47 坪(107.35M2)左右,應歸類於高四種官舍。

松山療養所宿舍原始建築配置:踏込2疊、玄關2疊、應接室8疊、座敷8疊,茶之間6疊、居間有二間,分別為6疊及4疊半、女中為3疊。
185號宿舍受到藝術裝飾式樣(Art Deco)的影響,大量運用藝術裝飾元素,例如床組的換氣孔採用花朵盛開形狀、入口門柱運用線性幾何的地紋彫り及圓柱的元素搭配、應接室天花及風呂隔柵採用棕梠造型、廁所板牆採用竹子等等加入了很多裝飾及幾何元素,規模位階雖不比164號所長宿舍來得高,但細節及精緻程度不是所長宿舍能比的。

現場空間特色介紹

應接室

在高級官員的宿舍會在玄關旁設置應接室或書齋,多為洋式房間,其外觀、天花及牆壁等部位通常採用西洋樣式設計,因此在應接室可以看到踢腳板、高窗、書櫃、造型天花,與其他和室空間截然不同。

座敷-次間

為日式住宅最重要的空間,通常設置在離出入口最遠的地方或是配置在面對緣側、庭園之最佳區域,不僅要求採光及通風良好外,還要可以看得到庭園風景,次間通常與座敷相對設置,晚上作為起居空間使用。

茶之間

日式住宅中的「茶之間」不只是喝茶的空間,同時也扮演起居間和用餐空間的功能。可以說「茶之間」是家人共聚,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。

台所

指煮飯或料理的空間,等級較低的宿舍通常為水泥砂漿粉光地坪,等級較高者為舖貼面磚。女傭出入僅能從台所勝手口(廚房側門)的內玄關進出。

勝手口

台所的旁邊通常有一個後門,稱為「勝手口」,為日式建築中的次要出入口。通常都是工人、傭人或小孩出入的通道,一般日式建築的勝手口大多只有一扇門,本館於台所及風呂各有一扇門,實為少見。

女中室

台所旁邊多設置風呂(浴室),並在廚房及浴室旁邊設置女中室,為女傭的起居空間。

縁側

茶室

作為日式住宅的預留空間,提供家族人口成長的時候有空間可以使用,一般多作為起居空間。